美是什么?
在一堂美学理论课上,老师问学生们“美是什么”?
学生们七嘴八舌,各执一词,最后老师引述了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美是难(男)的”,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这个有趣的场景很容易让人难忘,关于美的哲学思考是人类千百年来没有停顿过的议题。
“美是难的”,简单四字却道出了美的某种特质,所谓“难”,是关于美之本质和规律难以一概而论之难。人们能够很轻而易举地判断事物的美丑,却很难在“到底什么是美”这样的话题中分出个胜负来。
山色空蒙是美,惊涛骇浪是美;古典别致是美,现代简约也是美;曲折蜿蜒是美,直立挺拔也是美;温婉谦逊是美,慷慨旷达也是美……人们对于美的理解总是伴随着时空的变换和个人情趣感受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化的样貌。
然而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却又总是有着许许多多的共通之处,可以说,美是对心智的启迪。对美的追随,是人区别于动物最具精神特质的一种行为。
未来世界,人类更需要什么?
伴随着5G时代的来临,关于“未来社会人的个体发展”的探讨越来越多,在不久的将来,今天的的孩子们将要面对怎样的世界,对于今天孩子的教育,我们又应当着重从哪些方面给予引导和帮助?
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技术的发展常常让成年人感到恐慌。以工艺制造领域为例,一方面,新技术势如破竹,以压倒之势挤压着传统工艺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对传统工艺的审慎取舍常常让决策者陷入两难的境地。人们害怕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世界偏离了原本预想的轨道,对未知的恐慌令我们不禁担忧:技术最终会威胁到人类的发展吗?在新与旧之间如何找到平衡,如何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人类情感的自洽,需要更深入的思考与实践。
对于这一切的疑问,我们果断认为,必须寻求一种全新、面向未来的教育模式,去应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如果人工智能最终能更多地解放人类的双手,那么未来的世界,人类注定需要更多富有创造力的精神活动。
当下,儿童作为“网络原住民”,他们的成长环境异于以往任何一代人,网络世界所带来的与现实生活的疏离感将更加强烈。美育,尤其是艺术教育,将会在未来科技与社会高速发展的环境中,帮助儿童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掌握应对未来所具备的综合素养,以及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健康的人格。
在众多美育专家的眼中,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和更新迭代,个体永恒的情感是不变的,在新的时代坐标下,我们更需要花费气力去培育当下儿童的共情能力和思维能力,美育便是最直接的方式。
美育,是每个人的大事,需全社会合力
当下中国,无论从国家政策层面还是从社会行业层面,无论从学校教育还是到家庭教育,美育都愈发受到重视。处在变革中的时代,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当下美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只有从问题出发,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才能够更好地预知美育的未来走向。
对于当下的美育发展现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其问题所在。一是认知层面的问题;二是实践层面的问题。认知层面的问题体现在美育观念尚未达成共识,包括国家层面的共识、社会层面的共识,以及学校和家庭的共识。
就儿童美育而言,学校美育和家庭美育是非常核心的两个部分。社会美育机构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具体到家庭环境,父母审美素养的不足和审美意识的偏差,对于儿童美育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正如中央美院教授、社会美育联盟会长马菁汝女士在GAE峰会的采访中表示,“中国当下的美育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应该在家长身上,而不是在孩子身上。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启蒙时期父母带给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她表示,“在前一阵子,中央美院和社会美育联盟在向社会征集一百问当中,最后总结了一个比例,42%的问题出在家长身上,所以我想,家长的问题不解决,可能我们孩子的问题还是会很大。”
马菁汝教授在GAE峰会上发言
当一对缺乏美育常识的父母企图对自己的孩子施行美育的时候,他们的选择往往是非理性的。一是在家庭教育中的言行带给孩子负面引导,二是在对美育机构的选择上缺乏判断力,现实情况是仍然会有很多家长单纯凭借价格或者“画得像”这样狭隘的标准去选择机构或课程。
一些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片面想法(譬如在美术机构中,家长对于画面效果的过分关注,以成人的想法来衡量孩子的表现,以结果论英雄),导致在教学上不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为重心,而是通过示范行为,将孩子的画面效果控制在预设的结果上。机构和家长一拍即合,对于孩子的表现大加赞赏,殊不知孩子在创作的过程中失去了自主性,艺术教育变成了一种表演行为,如是而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推进美育标准落地,教育机构责无旁贷
在当下的儿童美育领域,除了学校的积极革新之外,在社会美育行业也出现了激烈的竞争态势。传统的培训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基于教育本质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方法正在实践中凸显优势。斯玛特教育集团秉承“与家长协力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造力的SMART儿童”的教育初心,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SMART教育模式,期冀通过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学校(教育机构)、教师、家庭、父母、孩子等多元关系的和谐共振,促进美育环境的极大改善。基于SMART教育模式的逐步完善和近两年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美育评价标准蓝皮书的撰写和出版提上了日程。
孔新苗教授在GAE峰会上发言
在6月的GAE峰会上,SMART教育白皮书的撰写者——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孔新苗教授指出,“我们在蓝皮书中提出了斯玛特儿童美术关于儿童的核心素养,包含了四组要素——感受与理解,交流与合作、想象与呈现,这是我们把学科教育融合到艺术教育里的具体理念和框架。”
他表示,“斯玛特的很多教育理念就是建立在我们怎么样能够帮家庭、帮父母给孩子以更多的陪伴、教育和美的启迪。教育部也认为幼儿和成人的共同成长中会获益很大,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斯玛特的一个特点。”
关于美育评价标准的制定,它将意味着从更切实有效的方法论上去引领美育发展方向。譬如,如何评价孩子的作品?如何评估教师的课堂行为?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它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展开对话——学校与家庭的对话、老师与家长的对话、老师与孩子的对话、家长与孩子的对话,通过平等有效的对话实现理解与共赢。
孔新苗教授认为,“只有好的评价,才能保证质量的稳定;只有好的评价才能让教育机构、家长、老师、孩子等所有关键因素形成一个合力,从而实现我们的教育理念。”在骨感的现实和美好的理念之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实践的平衡,而通过评价体系来进行调控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此外,美育评价标准的制定对于美育行业的规范与成熟也将带来深远影响,它将不仅仅是一种能企业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斯玛特期待通过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和反复磨合,为美育评价标准的最终制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