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术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一种健康向上、充满乐趣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对艺术世界的感知力和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孩子们勇敢坚强的品质,为未来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绘画帮助孩子表达情感
对儿童来说,绘画比语言交流更容易、更自然、更安全。它能反映孩子们的内心想法。画面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心理活动。例如,如果孩子们喜欢某人或某件事,他们会在作品中特别强调或夸大,这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孩子们的情绪和偏好。基于绘画的这一属性,近年来,在中国、日本等一些国家,艺术疗愈手段开始应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例如,在心理治疗中,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绘画疗法和音乐疗法发泄情绪,释放情绪,表达自己。
二、绘画促进儿童心智成长
亲近艺术,孩子可以逐渐养成专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无论孩子们在工作日有多喜欢追逐和玩耍,一旦他们拿起画笔坐下来,他们就开始变得安静,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在艺术探索中,他们能感受到与自己创作融为一体的幸福和快乐。这种幸福不是外界给予的,而是他们小小的身体自然萌发出来的感觉——幸福感。不要低估这些看似小甚至难以形容的“幸福感”,当他们积累越来越多,总有一天会成为他们内心世界的“小太阳”,不断发光发热,不仅可以让他们在困惑中获得能量,还可以帮助他们从内到外获得信心和快乐。
三、培养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为什么我们总是很难理解孩子们画了什么?因为我们不同于孩子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孩子的想象力远远超过成年人。成年人喜欢规则和真实的东西,孩子们的脑海中往往有一个奇幻的世界:花会唱歌,太阳会留胡子,兔子会拿着气球,电视会有两只手等等。这都是想象力的最佳表现。少儿美术教育的重点不是学习美术技术,而是更加注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和培养,在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中,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构建故事情节,大胆自由地表达内心情感和观点,通过美术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四、提高感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本能,让儿童感受到色彩、声音、节奏等多种形式的世界。美术教育在唤醒和塑造儿童美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美术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被艺术浸透后有一种感知世界、独立思考的能力。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种审美潜力,但这取决于它是否能被唤醒,以及它是否能在相应的准确性之后被全面塑造成一个更高层次的美的艺术概念和生活领域。通过美术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美丽的种子,可以形成螺旋上升的体验结构,形成足够丰富的感受、感知和沟通能力。
五、提高儿童审美能力
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民间美术专业委员会主席李绵潞认为:“儿童绘画是儿童天性和个性的自然反应及表达,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良好途径。“儿童美术教育是指引导儿童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画笔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想情感。在观察世界时,孩子们逐渐学会区分美与丑,善与恶,理解自然的色彩,用刷子描述心中的故事,培养绘画中的情感,提高审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