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申请

全国1009家经验复制 专属加盟经理与您沟通
十大美术排行 美术培训加盟 美术作品图片 美术课程体系 美术加盟排行

400-002-1103

北京市丰台区
金茂广场3号楼12层斯玛特教育集团

美育不能只“看上去很美”

编辑:斯玛特儿童美术  来源:  :1970-01-01 08:00:00

  随着“美术纳入中考”的热议,美术教育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其焦点之一在于“如何评价美育成果”。评价体系决定了美育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美育价值的实现。
  长期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一直存在“边缘化、专业化、功利化”的倾向,美术课和美术老师没有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足够重视;美术教育中过于注重专业性,把美术教育等同于美术技能培训,把美术课视为培养美术特长的课程;家长和学校普遍看重美育的功利意义,而忽视其在塑造人格、提升素质上的重要作用。
  如上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试从“儿童美术教育的科学评价”的视角探讨这一议题。  

  一、美术教育应从美育评价开始

  “如何评价成功的美育”决定了美育的发展方向。如果评价是“功利性”的,那么美育必然也是“功利性”的,反之亦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一直十分重视学校美育,但是由于评价方式的局限,美育一直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术课都沦为“美术知识技能”的培训课。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美术教育经历了从“稚嫩到成熟”的发展阶段,从以“双基”为基础,即重视“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向重视“核心素养”转变,亦即从重视学科教育向重视人的发展转变。这些转变首先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中体现出来,然后慢慢影响到学校、家庭和社会,从而带动了整个美育体系的发展。 

  二、美育评价对美育影响的“滞后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的美术教育中,美育评价对美术教育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这是因为人们观念的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教育部1979年制订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已经提出了审美教育与“双基”教育并重,但是在这个教育方针指导下的教材编写却仍以“双基”为主要教育目标21,审美教育在实际教学中被束之高阁。一直到今天,许多人对美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双基”的阶段。因此,现阶段的美术教育虽然处在“最好的时代”,却仍然面临艰巨的挑战。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一点点地转变人们落后的教育观念,同时也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美育环境。

  三、美育目标与美育评价标准

  要想确立美育的评价标准,我们必须知道美育的目标是什么。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的目标也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2015年,伴随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战略的正式启动,中国审美教育也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即美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人。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十多年的美育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美育应该着重培养儿童以下几种“核心素养”:
  1.提升儿童的审美素养,从小培养儿童从生活中感受美好事物的能力,养成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美”的儿童。
  2.塑造儿童的美德和灵魂,发挥美育“陶冶性情、立德树人”的作用,从小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远离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培养“好”的儿童。
  3.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养“有创造力”的儿童。
  4.培养儿童基本的美术技能和素养,提高儿童的欣赏和创作能力,启发智力,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培养“聪明”的儿童。
  在以上几个方面中,美术的“双基”部分只占其中一部分,并且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人的发展”是核心,是基础,也是前提。美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积极健康、品行美好的人,也只有先让儿童成为这样“美好的人”他的美术技能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四、从目标到评价——美育的实践

  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在儿童美术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谈谈这方面的心得体会。2002年起,我开始创办儿童美术教育工作室,后来发展成为一家全国连锁的儿童美术教育机构。从创业初期,我们就想做影响一代中国儿童的教育,反复思考什么才是中国儿童真正需要的美术教育。我们在课程中设置了“美德”环节,选择勇敢、善良、自信、节制、包容、尊重、关心等52种美德,一年52周,每周都要训练一种美德。这些美德不仅是儿童将来的立身之本,也是对他们艺术素养最好的熏陶。
  为了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儿童美术教育的“陪伴者”,让儿童自主创作,成为学习的主导,教师则在旁边提供必要的“启发、引导和帮助”。我们不给儿童提供“范画”,而是让他们放飞想象,画出自己的作品。(图1)
  我们设计了“艺术+学科”的课程设置,把医学、宇宙、历史、动物、植物、矿物、数学、科技等方面的学习同艺术教育结合起来。用艺术培养儿童的发散能力,用科学培养儿童的集中能力,这样的设置既丰富了儿童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使儿童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图2)
  确立了美育的目标,也就确立了美育的评价标准。我们不以“好坏”来评价儿童的作品,而是重视儿童作品的“个性表现”。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作品也同样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尊重每个儿童的作品不拿他们的作品相互比较。
  我们认为孩子“是什么”比“会什么”更重要,不把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当作首要目标。重点培养儿童感受美好的能力,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表现自己、塑造自己,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发现、分享、创造美好,并表达自己情感与想法的人。(图3) 

  五、全民参与,共建科学的美育评价体系

  科学的美育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全民共同参与。美育是当前中国教育的“短板”,而美育评价体系则是当前美育的“短板”。
  教育部1979年制订的《全日制年制学校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已经出现了审美教育的要求。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艺术教育应“明确思路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提出“建立评价制度,促进艺术教育规范发展”。2017年,《人民日报》发表时评《美育是一种刚需》,指出“要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彻底从只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的功利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与此同时,许多艺术教育专家学者发声,提出艺术教育要避免“功利化”,回归艺术教育的本质。

 

  ▲图1教师是儿童最喜欢的“陪伴者

 

  ▲图2艺术+学科”的课程设置使得艺术与学科互相促进

 

  ▲图3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于

 

  ▲图4家长与孩子间接受艺术陶表达的孩子

  可见,美育评价体系落后的原因并不在制度上,而是在于大众的观念上。因此,要想改变美育的现状,就必须从观念入手,这可以说是美育工作者面临的最艰难也最重要的工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会以“像不像”“好不好”之类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作品。有个8岁的男孩,每次当他画完画,他的父母总是会很严肃地批评他“这里画得不好”“那里画得不像”,把孩子都训哭了。还有一位母亲,每次孩子画完,她都要拿起画笔来“润色”一下,好让颜色更“准确”些…对于众多在这种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来说,美育的难度可想而知。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陪伴他们时间最长的老师。家长的观念对儿童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审美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把转变家长观念作为重中之重。为此,我们也开创性地提出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艺术教育”(“艺术+家”)的想法并付诸实践,对家长和孩子一同进行艺术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图4)
  总而言之,美育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在整个社会建立一套重视儿童人格塑造和创造力培养的科学完整的美育评价体系。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结起来,共建一个健康的美育环境。让美育不只“看上去很美”而是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的新时代公民。
  注释:
  12]玲玲,孔新苗,当枝能遇上想象力浅谈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理念的转换[J].中国中小学美术,2017(8):20.3]赵婀娜,美育是一种刚需[N].人民日报,2017-07-04(5)作者简介武志,男,斯玛特美术教育研究院
  张武,男,斯玛特美术教育研究院。

标题:美育不能只“看上去很美”
地址:https://www.smart-art.com.cn/qydt/3411.html
TAG标签:
Copyright © 2008 SMAR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42779号 北京斯玛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斯玛特专注2-12岁儿童美术教育国内少儿美术加盟品牌专业的儿童美术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