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童年时期见到的最美的画面是什么?
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会产生审美疲劳?
什么叫审美疲劳呢?
简单来说就是对审美对象失去兴趣,甚至厌恶。
那么兴趣源自何处呢?
好奇感,是心理认知和感知的原动力。
左右你好奇感究竟是什么呢?
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向往。
孩子单纯的心理状态是没有强烈的回忆和向往的。
而这些回忆与向往来自于环境。
现象是
当今社会,有很多孩子都是在复制大人的心理状态。
于是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大人都会下定一个被认为是正确的”标准”。
大人心中对复制美好的回忆和解决不美好的向往成了潜移默化的“终极目标”。
孩子创造出来了”结果”就会与”终极目标”产生比较。
中国家庭教育会用“二元对立的世界观”来影响孩子。
非对即错,非好即坏。
孩子会慢慢失去了“判断力”,从而失去了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西汉的刘邦一段时间对美食失去了兴趣,源自他在逃亡的路上喝过的一碗粥,让他难以忘怀,渴望再喝一次。于是找到了给他粥的老妪,但是再次喝下老妪做的粥的时候却让刘邦一口也喝不下去。
其实原因很简单的,当时逃亡的刘邦饥肠辘辘,什么东西对他来说都是美味。第二碗粥让刘邦难以下咽是因为他已经尝遍了天下奇珍。
刘邦的愿望就是”终极目标”
老妪的第一碗粥就是”标准”
老妪的第二碗粥就是”结果”
故事告诉我们
”结果”难以满足”终极目标”,比较就会产生审美疲劳,失去快乐。
”结果”其实就是”标准”。因为境遇不同,所以表象不一样。
我们有时候会不自觉的把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都施加给活在当下的孩子身上。
所以我们的比较是盲目的,比较就会影响到孩子
让他们失去更多活在当下的快乐。
我们是孩子的造梦者,
所以,
请我们生活在当下!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金茂广场3号楼12层斯玛特教育集团
加盟热线:400-002-1103
预约报课:010-6379-8108
邮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玛特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