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得不到妥善处理的情感,像是一粒粒种子,在以后的人生征程中,会慢慢长大,而且恰巧总是会长在你前行的路上,成为丛生的灌木,阻挡着你向前!”
2017年10月18日斯玛特
少儿美术加盟安徽天长中心校长王新琳,应邀接受了校长开讲的采访。他是一位父亲,同时也是斯玛特的领航人,在他眼中教育不是批量生产,不是规格化流水线,而是让孩子丰富多彩地向上成长,有能力去踏上“走心”的人生旅途!
“这里的美育不是培训,而是教育!”
一提到美术,大多数人脑海里就涌现出“艺术生”,无非是便于高考罢了,这样的标签太过抢眼,似乎是经过太多的误解,在采访一开始,王新琳就强调道:“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什么是培训?什么是教育?培训停留在技法层面,追求结果导向,而我们做的是教育,注重过程,注重孩子的情感表达,努力去做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
这样的话并不难理解,在做采访准备时,便已经知道,这里的课堂融入了儿童心理学和生理学,斯玛特要做的是让孩子在合适的年龄段做他该做的事情,尊重孩子的情感去施展教育。
“我们努力用多种方法去引导、启发每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个方法去对待所有的孩子,就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个性的存在,我们会尊重孩子们的情感、天性,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在少儿教育中,情感往往是被忽略的一环,我们往往会说:小孩子,哭过就忘了!可能有一些泪水会在时光流转中慢慢蒸发消失,可有些泪水倒流入心中,浸透出一方隐忍的土地,孕育着无力与失望。
“我们从不会忽略每一个孩子的情感,这需要有超乎常人的耐心和爱心,努力去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够去认识、了解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也只有了解他们,在陪伴他们的过程中,方能因材施教,让他们快乐成长!”
“让孩子亲自去感知世界!”
快乐是什么颜色?幸福是怎样的形状?
这样的问题不符成人世界的逻辑,但在儿童的世界中,一切都可以感知。在成长的路途中,会丢掉很多东西,而很多人丢掉的是对世界的感知!
技法或许会很高,却越来越囿于常识,臣服于人们眼中的“正常与合理”。
斯玛特的课程设置体系是“艺术+学科”,这样的课程设置,王新琳说:
“艺术是发散思维的过程,通过艺术我们可以感知特定的时空,亦或虚拟的事物,可以表达空间、时间、情感;而学科是具象性的聚合思维。当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成为一个整合体系时,会爆发很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这种课程体系的潜移默化下,孩子们能够去主动思考,能够基于一定的知识体系,抵达更高的审美层次,能够去追求美与善,能够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在斯玛特的课程设置里,艺术像是一种童言童语的表达。语言有了太多约定俗成的含义,孩子们的感知用语言表达或许是千篇一律,而换一种方式,用艺术,用画笔,会发现这个世界在孩子眼中,处处都是惊喜。
对于这个世界,让孩子用鼻子去闻、用小手去摸、用眼睛去看,然后用画笔去表达他们真实的感受。
“这样你会发现,孩子是一个奇妙的群体,画笔下是他们对世界真实的感知与想法,我认为无论怎样的教育,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认可,也应该得到鼓励和赞美,他们眼中的世界比你想象的精彩的多!”
“用父亲的心做教育!”
斯玛特少儿美术加盟关注的是2岁至12岁孩子的成长,这就决定了课堂里的一系列都是随机而来的,老师抛出一个引导话题,经过孩子们的天真互动后,可能会南辕北辙,这并不是说老师没有课堂管控能力,而是在沿着美与善的路上,斯玛特的课堂并没有太多框架。
“每一个孩子的思维表达方式、想法都不一样,我们不会用同一种方式、同一套框架去将孩子过早地塑成模型,而是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挥自身的潜力,所以,在斯玛特的课堂里,孩子们是主体,老师只是一个陪伴者、引导者,每一个孩子的作品都是生成式的,是他们在这一时空下的情感体现,在这之前并没有预设,我们也绝不会预设。”
王新琳踏入教育行业的时间并不长,而他恰是一位父亲,这与斯玛特的教育理念——“用父亲的心做教育”,在表面上有契合,而这样的教育理念在他来讲,更多的践行是:
“对待每一个孩子,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样,你会认真了解孩子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会将课堂里的孩子盲目的归类、总结,而是会尊重他们的情感与表达,用心地去发现,去引导,去拓宽他们看世界的眼界,使他们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