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表达手段的绘画,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首先是独立行走的生活能力解放了“手的能力”,然后是集中注意力并控制手指功能的“视觉能力”,和能够联想不在眼前事物的“语言能力”,这三个能力共同促进了绘画能力的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才获得了这三种人类独有的能力。正是以这三种能力为基础,可以称之为“美术文化”的幼儿绘画活动才能够开花结果。
《花丛中》3周岁
但是现如今,正处在这个独特的美术文化开花期的孩子们,对绘画的热情和积极性却在减退。有些孩子对于绘画这项活动,可以说是完全不关心,一点都没有兴趣。这是一些经过成人教授,无法画出属于自己的绘画作品的孩子,包括:绘画之前先教授了文字(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的孩子,发展顺序颠倒的孩子,接受电视一类的半具象和单项交流的教育方式,语言能力没有得到全面发展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不仅不会画画,更严重的情况是,他们根本已经对画画失去了热情。
更重要的是,情感能力和积极性,与学习能力、劳动能力等都是我们人类生存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如果从幼儿时期就出现了情感能力与积极性减退的情况,将来一定会形成孩子“无毅力、无兴趣、无感动”的三无主义性格。
情感是行动的动力
从吃饭、喝水这样的基本生活行为,到包括绘画的文化艺术行为,人类的行为没有一项是不伴随情感进行的;甚至行为的持续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行为方式都是情感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从古至今民间就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因为喜欢,所以擅长”,“爱慕之切,千里之遥近似眼前”。
由于艺术活动中是创造性起着核心作用,因此,不仅从事这项活动时需要丰富的情感,这种活动本身也能够对人进行情感教育。所以,在学龄前阶段,为了让孩子在艺术和创造性方面开花结果,非常需要让他们的情感能源燃烧起来。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是人的情感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人的品格形成过程中,最早发展的是情感能力,最先成熟的也是情感能力。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情感成熟期是八岁左右。智能方面的成熟是十六岁左右,运动能力的成熟是二十岁左右,社会能力的成熟预计要到二十四岁左右,这样比较一下,我们就能明白,人的感情能力的成熟时间是多么的早啊!
《彩墨相知》3周岁
情感转化为热情
推动绘画转变的是“对外界变化满怀好奇”的情感。
当人发现自己能够使外界事物发生变化,并为此感到十分喜悦时,这种感觉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人就会产生主动与外界事物发生联系的行为。在情感能力的发展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孩子两岁四个月左右的“二维涂鸦”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能画出封闭的圆或独立的一条直线,孩子的情感向热情转化。这是一种面向未来时,“什么都要自己来,一定要干到底”的热情,这种热情驱使孩子在行动上产生“积极实践”和“自己做的愿望”。孩子的绘画活动从“改变外界的喜悦”发展成为“创造的喜悦”和“表达的喜悦”。
当我们考虑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方式使青少年产生“三无主义”时,在纠正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的教育改革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在孩子婴儿期到学龄前这个阶段,保护孩子天生的这种情感与热情,而艺术教育必须在这当中承担起核心作用。
《新年桌布》3周岁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金茂广场3号楼12层斯玛特教育集团
加盟热线:400-002-1103
预约报课:010-6379-8108
邮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玛特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