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时期的教育,从关注学科向关注人转变,从传授知识技能,向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转变。
在此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也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把儿童作为教育的中心,而将艺术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当作素质教育的辅助手段。
对儿童来说,他们正处在自我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形成的健全人格,对人的一生都会起到非常深远的影响。
而自我人格建立在对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质的接纳和认可之上,只有通过不断真实地表达自我,才能不断地认识自我、建立自我、提升自我,让对自己的生命认知更完整。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人才能够享受到做自己的快乐,并为自信、乐观、同理心等良好品格打下基础。
艺术教育承担着
让儿童学会“真实表达”的重要使命
心理学将自我划分为现实自我和真实自我两个方面,对真实自我的认识越多,人所获得的进步就越大;对真实自我表达得越充分,人所获得的幸福感就越强。
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说,长期以来都是以“双基”教育为主,侧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教育的方式上,偏重于理性的方式,重视那些可量化考核的内容,倾向于树立模范和榜样。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真实自我——每个人感性的、个性的、独特的那部分就被忽视了。
相对于理性的知识而言,艺术是人抒发自我情感和想法的重要方式,因此艺术教育自然而然地承担着教育孩子“真实表达”的重要使命。
罗恩菲德曾在其著作中提到了一个有关家庭艺术教育的例子。
有一对兄妹,妹妹很有绘画天赋,哥哥则十分平凡。由于妹妹画得很好,得到了父母的称赞,哥哥就开始模仿妹妹的绘画表现方式,希望可以博得父母的关注。但是这种类似抄袭的表现方式,让男孩觉得是在用自己不了解的语言去说话,过着没有自我的生活。这种日子终于使男孩不堪忍受,他开始哭泣,变得沉默寡言。在罗恩菲德的鼓励和帮助下,男孩最后再度恢复了自己的表现方式,建立了创作自信,重新变得快乐起来。
教育儿童学会“真实表达”,培养的是儿童对自己情感和想法的接纳态度,以及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畅快感,这些正是儿童自信和快乐的源泉,健全人格的基础。
除此之外,教育儿童学会“真实表达”,对于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以及艺术表现力的提升来说,也有根本的意义。
如果儿童从小就开始学习用艺术来表达自我,那么他们其中很多人可能很早就开始探寻自己的艺术风格,崭露头角。即使禀赋不在艺术,通过真实表达的艺术教育,也可以抒怀解忧,养成快乐洒脱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而这正是艺术教育对儿童所担负的责任。
“真实表达”
应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
人的教育要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在彰显人的个性的同时,也并非鼓励人们以自我为中心,离群索居,而是要教育个人很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与外界实现良好的互动。
世界著名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在其著作中提到了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在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也发展个体的社会意识或相互性。”肯定了人的独特性:“由于遗传无限序列的结果,个体是独特的,这是必然的,而这一独特性,因为是其他任何人所无,对于社会便有了价值。它可能是说话或微笑的独特方法——但对生活的形形式式总有贡献。它可能是观察事物、思考、发明、表达心怀或情感的独特方法……他的色彩的知觉不论如何微弱,对于景色的美总有贡献——他的意见虽不为人所注意,在宇宙的和谐中是一种必要的因素。”
同时也指出了个体性只有在社会中才有价值:“一个人的特性也许对整个人类有无限的利益,但独特性在孤立时并无实用的价值……个体的个性在社会有机的整体中得到了实现,个体才是‘善’。”
诚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由于基因序列的差异,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地方,这也成为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独特价值。
对于儿童教育来说,首先要通过“真实表达”的教育,让儿童不断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独特价值,使其不致埋没于人类群体的共性之中;在此基础上,学习表达自我的方式,把自我的独特性更好地展示出来,从而将自己独特的价值变成对社会的贡献。
“真实表达”
如何落地美育课堂?
受传统观念所限,将“真实表达”的教育落地美育课堂,依然“道阻且长”。
以绘画教育为例,谈起学画,人们大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学习绘画技能和绘画知识,是培养艺术特长生的教育;
而对于用绘画来表达自我,通过绘画进行素质教育却知之甚少。
首先是理性教育的影响。比如数理化等偏理性的学科教育,都是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的,正确的答案得分,错误的答案没有分或者扣分。作为自我的感受来说,如果无法量化考核,就容易受到忽视;如果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则被视为“错误的”。将人部分的“自我”忽视或否定,会造成生命的欠缺或失衡。学生们需要在理性教育之外,获得一种鼓励真实表达的教育,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完整。
当儿童走到艺术教室的时候,他们仍然在以接受理性教育的方式接受艺术教育。他们喜欢问“我应该怎么画”,就好像在问: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当一位学生的画作受到老师的表扬后,孩子们也会认为那是“正确的”,因而会纷纷模仿。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会在教育中告诉孩子,绘画最可贵的就是表达你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想法,在美术课堂上,没有分数、没有对错、没有唯一答案,你的真实情感和想法才是最可贵的,越是能打动自己的、越是独一无二的,也越能够打动别人,这是和数学等理性学科不同的。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干扰,我们不向儿童提供示范画,鼓励他们自己生成独特的画面。
当儿童绘画完成之后,我们鼓励他们与其他人互相欣赏、互相交流,从而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
在互动交流的时候,我们告诉儿童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作品也是独一无二的,都对这个世界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要尊重自己的独特性,也要尊重别人的独特性。不要害怕出丑,要勇敢地把自己认为最美的东西表达出来。不应讥笑别人的作品,同时,如果自己的作品受到否定,也要勇于坚持自己和自己作品的价值。
这是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更是帮助他们建立自我的人格。
其次是家庭教育的影响。现实中有很多家长由于对美育缺少了解,会用理性化、功利化的方式来评价儿童的绘画。“某某画得好,某某画得丑;某某有绘画天分,某某没有绘画天分……”类似说法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家长却浑然不觉。
对此斯玛特专门针对家长开设了美育课堂,对家长进行理念引导:
1. 艺术教育不是专才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只针对具有艺术特长的儿童,而是面向每一个儿童。
2. 与技能技法相比,美育更重要的使命是促进儿童的心智成长,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应该和其他学科、和生活、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进行。
4. 真实表达是艺术的核心,也是人的基本需要,二者是一体的。
核心素养时期的教育,早已不再局限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对何为“全面发展的人”的灵魂追问。立足真实自我的教育,是起点、基础,也是归宿。
通过艺术帮助儿童寻找自己独立于世的价值,实现自我与社会的统一,拥有独立完整的生命,艺术教育便寻得了自己安身立命的价值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