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双减”政策的出台和正式落地,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中小学生从繁重的校内、校外学业压力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接触自然、感受艺术、放飞自我,更为全面、健康地发展。正确、良好的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孩子多方面的素质发展。
要不要让孩子早点学画画?多大的孩子才适合学素描?孩子学画画,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如何给孩子选择美术培训班?没有绘画基础的家长如何引导?
针对家长们在孩子学绘画中遇到的难题,今天我们聊一聊儿童学习美术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的规划。
经常收到家长的问题,其中问得比较多的问题是:
孩子喜欢画画,要不要培养?要不要去报绘画班?
感觉孩子在绘画方面没天赋,还有必要学吗?
孩子将来不走专业的绘画道路,要不要培养他的绘画兴趣?
孩子学绘画有用吗?有啥用?
……
美术、音乐长期以来在人们心中都被当作特长类的小众科目来看待。家长如果觉得孩子在这方面有天赋,才可能比较重视,给孩子找老师或机构专门学习。如果没看出孩子有这方面的特长,大部分就会不了了之。而且,大多数家长即便让孩子学习艺术,也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希望把孩子打造成有一技之长的特殊人才。
而事实上,艺术教育应当是每个孩子都要接受的基础教育之一。我们国家很早之前就提出,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术也是中小学必学的科目之一。只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和功利思想的影响下,艺术素质教育被严重忽视和边缘化了。
培养审美要从小开始
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离不开艺术的陪伴,他们需要多种“养分”,否则只会导致不均衡发展。美术对儿童的意义,绝对不只是一项爱好或一项技能,还有更重要、更长远的意义。积极参与美术的学习实践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素养和能力。
美术,顾名思义,是关于美的艺术,就是培养一个人对美的感知、感受、欣赏和表达的能力。审美修养,应该是作为一个完善的人需要的重要素养。具有良好的审美修养才能更好地感受自然,体会美好,升华内心。
社会整体审美水平的高低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一个健康的国家和民族不仅需要经济、科技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审美水平来匹配。
我们现在的全民教育整体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但也应该意识到,当前全民审美水平还相对较低,多数人对于审美还缺少基本的认识,对美、对文化的理解还很肤浅、褊狭。即便是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审美也大多处于一个很浅的层次。
因此,从孩子开始,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
然而,现阶段的社会大背景下,日益加剧的教育内卷让太多孩子陷在繁重的各种学业补习中无法抽身。虽然孩子们超前超纲地学了很多知识,但成长中同时需要的其他素养却得不到培育。
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无疑是给这种现象踩了急刹车,目的是希望校内外教育回到健康、正确的轨道上,让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均衡发展。
教会孩子用艺术思维解决问题
儿童为什么要学习美术知识或参与美术活动?除了提高审美素养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运用艺术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们大多情况下是依赖理性和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而艺术思维是更偏重感性和直觉的一种思维方式。有些时候,靠理性和逻辑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感性和直觉的艺术思维却可以解决。因此,培养艺术思维是对理性思维的一种很好的补充。
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是伟大的画家,同时他也是伟大的科学家、建筑学家和发明家,在他身上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毋庸置疑,艺术的思维方式让达·芬奇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中如虎添翼,取得了非凡成就。
事实上,不止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不少既是画家又是诗人、建筑学家、工程师的跨界人才。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艺术思维对其他领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儿童来说,学美术不仅是学习一项技能,更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美术对学习其他学科大有益处
当我们让孩子从学美术技能和追求视觉效果的狭窄范围中跳出来,把它当作一种连接和拓展其他知识领域的手段时,会发现美术可以帮助孩子走到更宽广的领域。
比如,通过绘画表现,孩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诗、成语,可以更感性地了解历史文化,可以更具象、生动地感受山川地理、植物、动物,可以更丰富地想象和表达科技与幻想。孩子学习美术知识或参与美术活动对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作用。
这种把艺术与文化学科融合学习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不同学科的应用场景中。比如,有些数学题是用画面的形式呈现的,还有些语文题是要求用绘画的形式完成的。而且,未来更高层次的追求,必然是艺术和科技、艺术和生活的紧密结合。具有艺术思维、艺术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平庸中脱颖而出。
那些城市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那些漂亮的汽车、那些炫酷精致的工业产品,无一不是艺术与科技或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综上,艺术素质和艺术思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未来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能力和素养。我们需要的艺术基础教育方向不是要培养专业艺术家,而是有艺术眼光和艺术思维的综合性人才。